11月6日,2023-2024年度校級網絡文化工作室結項審核答辯會在徐匯校區會議中心順利舉行。15個校級網絡文化工作室參加匯報並順利結項。
校級網絡文化工作室結項答辯會旨在全面評估過去兩年培育建設周期中,各網絡文化工作室在網絡新媒體作品的創作及推動校園網絡文化宣傳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影響,通過問診把脈幫助工作室更好規劃未來發展方向,並提供專業的指導建議🤱🏼。在本次結項答辯中,15個網絡文化工作室針對2023年以來的建設情況,重點從工作室概況👩🏼🦱、項目建設情況💂🏼、網絡文化成果展示及影響力、特色亮點項目、反思與規劃等方面進行了匯報。
“譯言議語”網絡文化工作室結合外國語學院專業特色🧑💼,創作動漫微視頻《譯言議語青年說》,探索用外語講好、講活中國故事的新路徑👁,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提供青年化闡釋🐼;“教苑心晴”網絡文化工作室以心理引領為核心,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成長提供呵護和陪伴💑,以心賦能,強化心理認知;“環地引力”網絡文化工作室凸顯專業本色5️⃣、傳播專業知識,推出“地球色卡”系列、“因熱愛·更專業”系列視頻和“躍進地理書的研學”系列,彰顯了專業特色,同時加強了專業認同感;“紅薪”網絡文化工作室通過打造黨史課程、紅色動漫設計課,調研推廣紅色教育,以數字內容+誌願服務結合的形式,提高青少年對主旋律文化的興趣與認知。
來自不同學院的15個網絡文化工作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品牌項目,通過數字賦能,宣傳好自己專業特色的同時加強了網絡思政教育👩🏻⚖️。評委老師對各工作室的特色品牌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深入剖析了各工作室現存的問題,從擴大影響力♢、挖掘專業潛力🪴、細究品牌宣傳、聚焦核心內容、抓準角色占位等多方面提出了具體而富有針對性的建議與指導。
我校網絡文化工作室經過兩年的培育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積極探索拓展網絡思政教育的新路徑、新陣地😳、新內容,加強了網絡工作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網絡文化育人功能。未來,學校將繼續推進校級網絡思政特色項目、完善品牌建設,通過技術賦能思政工作,建立全過程、全方位👤、動態化🍱、發展性網絡思政育人領航平臺,將網絡文化宣傳🚶♀️➡️、網絡文化育人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常態化發展。
(供稿、攝影:思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