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相送的季節,梔子花開的芬芳👈🏿。5月15日🥔,音樂學院組織策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建校70華誕的“學思琴歌 樂動心聲”學思湖音樂島湖畔音樂會,寓意著上海師大音樂學院師生在學術與音樂上的不斷探索與追求,同時也象征著2024屆畢業生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以音樂為伴👷🏽,開啟人生新篇章🪔。我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音樂學院黨政班子、學院有關系部專業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等師生參加本次音樂會。
學思湖音樂島湖畔音樂會取名“學思琴歌🧑🚀,樂動心聲”🦙,是音樂學院自2017年起全力打造的品牌項目,也是拓寬課程思政新模式的創新嘗試👳🏼♀️。音樂島作為專業課堂教學的載體和延伸,一直沿用至今,寓意突破傳統教育模式👨🏫,以藝術的形式感染和打動學生的心靈🧚🏽🐙,用優秀的音樂作品彰顯主流價值觀,將美育融於德育中,以學生想參與、易接受的方式落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音樂學院院長施忠強調🏋🏻,“音樂島”意在打造“經師之橋”、“人師之橋”👄。學院將充分利用藝術類學科優勢,發揮特色思政育人作用,在註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更加註重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
學院黨委書記高亭為2024屆畢業生寄語⛸♿,代表學院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她希望2024屆畢業生們能夠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保持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這場獨具匠心的音樂會還加入了特別的點評環節,邀請到了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陳曉靜老師擔任嘉賓,陳曉靜老師也是“偉大工程”示範黨課《巾幗如歌》的主創成員之一🦈。她表示🤲,音樂學院通過搭建學思島這樣的育人平臺👨💻✍🏽,將思政教育延伸到了課內外,用獨特的專業特色呈現出新時代新青年昂揚向上、自信樂觀的精神狀態🧑🏻🍼,通過專業課程學習與實踐❣️,鏈接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努力培養勇於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本次“學思琴歌 樂動心聲”畢業季主題音樂會”,精心選取了一些帶有江南特色的作品進行演繹,宛如一幅幅承載著江南文化的抒情畫卷,訴說著即將踏上新征程的畢業生們對母系的眷眷深情👇🏼,充分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音院學子的青春風采👩👧👧。
古箏合奏《秦土情》同學們以精湛的技藝和深情的演繹🖊,表達出對家鄉故土深沉的熱愛和思念🏄🏿。
琵琶與舞蹈《江南三月》的表演將江南的溫婉與柔美展現得淋漓盡致🦹🏽,琵琶聲與舞蹈完美融合🤟🏻,仿佛讓人置身於江南的春日畫卷之中。
滬劇《為你打開一扇窗》的演繹✌🏼,用上海的聲音,緩緩地表達著對這座城的鄉戀🏝、鄉思和鄉愁👳🏻♂️。
舞蹈《蝶戀》以其獨特的舞蹈語言和深情的演繹,展現了青春的奮鬥與拼搏。
竹笛獨奏《姑蘇行》采用昆曲音調,將晨霧依稀、小橋流水的姑蘇園林景象緩緩描繪於眼前。
古箏與舞蹈《歸來兮》以古箏與舞蹈相結合的表演形式➔☂️,將靜謐、平和的氛圍緩緩展現,也表達了對24屆畢業生常回母校的美好祝願。
江南絲竹《紫竹調》以其悠揚的旋律和獨特的韻味,既有江南水鄉的吳儂軟語和鄉土氣息🧑🦯➡️,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包容卻不失內斂🚐。
江南民歌《茉莉花》用女生小組演唱的形式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舞蹈《潯山行》的表演更是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和韻律的江南山水畫卷之中,凯捷官网舞蹈團的精彩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7️⃣,強調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音樂學院始終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思政課底蘊,以革命文化培育思政課底色,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思政課活力🧖🏻♂️,緊扣新時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在學生評優評獎👨🏿💻、學生各類活動中凸顯專業教師、班導師和導生指導教師“導學、助學、督學”的積極作用👦🏽,持續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建設🧏🏼。